3)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终于要出手了_东汉末年枭雄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、程昱、郭鸿等人为首的一批人依然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皇帝这边。

  他们果断对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表示了对许靖的绝对支持。

  身为皇亲国戚,或者皇帝亲族,又或者关系非常不一般,他们绝对不会怀疑皇帝会忽视他们的利益,就算举办了科举,他们也有利益保障。

  所以他们并不犹豫,也不担心。

  四大家,孔羡,袁嗣,荀攸,还有贾逵,终于也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他们没有提起此前的流言,只说自己绝对支持科举。

  这些人的矛盾和最终选边站一直都在郭某人的预料之中。

  就如同之前的每一次变革,他们每一次都没有真正的倒下,没有真正成为被淘汰的那些人,反而还能得到一些利益。

  变察举为科举,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占居高位的人来说,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。

  而要是反对皇帝陛下……

  简直不敢想象他们会遭遇什么样的对待。

  就算皇帝最终妥协了,那么还没等皇帝妥协,他们就会被皇帝干掉。

  得利的是其他人,而不是他们,他们要奉献自己为别人铺路。

  傻子才干!

  剩下来一批官僚们是正统士人出身,但是身为郭鹏的故吏、亲信,被他一手提把起来,且占据朝廷高位,拥有权力,舍不得这一切。

  一方面是和士人群体做切割,从此以后被视作士人的叛徒,会失去察举制度下获得的利益。

  但是另一方面,要是不遵守皇帝的命令,胜负未可知的前提下,却一定会失去现有的权力、地位。

  真的舍不得,完全舍不得。

 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知道士人的抗争会不会胜利,尤其是在皇帝表态决不妥协甚至还要反着来的前提下。

  皇帝一直都在胜利,无论是军事,还是政治,他一直都在胜利。

  是的,皇帝仿佛永远都在胜利,只要他能做到的,他都一定会做到。

  是现在抛弃一切反对他,面对一个很大可能会最终失败的结局,还是背弃士人同僚,选择彻底支持皇帝,却会失去身为士人的特权?

  在这个两难的抉择之中,吏部尚书张昭第一个做出了选择。

  他公开对外宣布支持许靖的策略,支持【废察举,立科举】,认为察举制度已经失败,是时候选用新的制度来代替察举制度了。

  许靖提出的脱胎于论才大典的科举制度是一个具备可行性的制度,这个制度一旦确立,必将给魏帝国带来全新的未来。

  紧随张昭之后,枣祗、王粲两人联名对外发表言论。

  他们表态支持许靖的政策,认为察举制度走到现在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,一场察举五分之三的废弃率,这足以证明察举察出来的都是些废物。

  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废除察举选择更加具备可行性的科举,那么完全就是在把魏帝国的基业不当回事,等同于在造反。

  这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