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八二章 高考前夕_重生浪潮之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基本都维持在两三千万线,而且方辰记得好像在1995年的时候,华夏全年的交换机安装量,就突破到了一千万线。

  至今,方辰还记得教他们《信号与系统》课程的那位七十多岁,还依旧坚持站在三尺讲台老教授,宣布这件事情时,热泪盈眶的模样。

  没办法,华夏实在太缺乏通信手段了,而信息通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又具有战略性的地位,从古之狼烟,一直到今天的互联网,甚至未来的物联网都是如此。

  而1990年之前积累的四百万线,相对于全国十一亿五千万人口,将近四亿户居民来说,则意味着华夏每一百户居民中,才有一户拥有电话,如果再计算政府机关,企业,学校,医院等等,华夏人均电话数,少的令人发指。

  即便每年新增一千万门线,也不过是让3%左右的人口享受到电话的便利。

  在1996年,他去洛州下属的伊阙县实习,当时整个县的交换机安装量大概达到了三万线,县邮电局的一位老师傅,还兴奋的向他介绍这一伟大成就。

  他刚开始还嗅之以鼻,觉得三万线真没什么,因为那时候洛州市已经发展到了七十万线,等看了县电信局的发展史之后,他觉得三万线还是挺值得说道的。

  县局分设时仅分得磁石交换机1部10门,1962年增为20门,1973年扩容为4部90门,1981年再扩容为6部480门,等到了1990的年时候,才四千多门。

  短短六年内,增长了六倍多,如果把时间线拉到1981年来计算,更是增长了六十多倍,这个增长速度比起之前三十年简直快的飞起。

  可以说,华夏交换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,远远超过了在1990年时,邮电部组织数百位专家预测的,乐观估计华夏到千禧年之际,这十年间,人均拥有电话数将从百分之一,增长到百分之五,这么个数值。

  在千禧年,华夏人均拥有电话数是50%,是预测值的十倍。

  而华为就因为这个预测吃了亏,1993年好不容易研制出了千门机jk1000,结果刚开实验局,就面临淘汰,在国产程控万门机面前,哪有空分模拟千门机的生存空间。

  邮电部这数百位专家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预测失误,最重要的是没想到国产交换机居然会崛起,更没想到国产交换机能将原来每线三百美元左右的价格,给拉到四五十美元,并且节约了大量外汇。

  这大概就是华夏企业崛起后,对于国家,对于社会,对于人民的益处,以及意义所在。

  此时念头一转,沈伟的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,如果这三百六十万门线真的完成了,那擎天通信可是妥妥的华夏通信设备第一厂了,并且占据绝对的压制性地位,远超第二名的申城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