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首富变首负?_重生浪潮之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终孙燕生咬着牙答应了下来,不就是因为他订单的量足够大,三百万片的订单,不但能保证刚刚诞生,尚处于羸弱,没有得到真正产品应用的解码芯片存活下来,甚至还能快速发展,并且挣回来至少一半左右的研发费用。

  而对于其他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说,也是如此。

  三百万台的订单,能保证他们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向擎天供货的同时,还能拥有一定的利润,并且还愿意做。

  要是只有一两万台的订单,不说单价成本要高的吓人,人家配套企业愿不愿意做,都是一个问题。

  没办法,一个新产品,新零件,配套企业所需要投入的固定成本太高了,分摊下来,自然也就不便宜了。

  而订单足够大的话,那固定成本就算再高,分摊到三百万台的话,其实也就没多少了,而且配套企业也不少挣钱,自然就愿意做,甚至抢着做。

  这就是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。

  另外,方辰还得意的一个点,甚至最得意的地方,就是通过这三百万订单,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的配套企业,从而避免这部分的钱被国外企业给挣了去。

  因为国外科技发达,而且新产品络绎不绝,所以国外就有一套专门,针对于新产品研发的配套机制。

  配套企业对于新产品配套是有优惠的,可以少挣钱,甚至不挣钱,赔钱来给研发出新产品的企业做新零部件的小批量配套生产。

  至于国外的配套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傻,赔钱的生意也做。

  是因为如果一旦这个新产品做成了,那等于说配套企业就多了一条源源不断财源。

  所以十次给新产品配套,只要有一次是做成的,那配套企业就是赚的,甚至还是大赚特赚。

  再加上其研发能力强,本来研发成本就比华夏要低一些,如此一来报价自然要比华夏的配套企业低。

  那么,即便华夏企业发明了什么新产品,也比较倾向找国外企业配套,或者说只能找国外企业配套,国内配套企业的要价实在是太高了。

  这倒不是国内的配套企业傻,只是国内的企业底子太薄了,赔不起啊,给新产品赔钱做配套,不说多,赔那么个两三次,说不定企业就不存在了。

  而国外企业大都财大气粗,抗风险能力强。

 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,久而久之,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上,国外企业自然就强于华夏了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,电脑、手机、各种家电、汽车、机床设备等这些整机,华夏明明卖的如火如荼,但仔细一追究下去,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却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的原因。

  但随着华夏的富强,意识到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危险,已然慢慢有意识的,开始赔钱搞核心技术研究。

  京东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如果不是上面砸了上千亿的资金给京东方,让京东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