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章_渠清如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复他的话:“晋州。”

  祝知宜挑了挑眉。

  晋州是他祖父的发家之地,也曾是先太子未入东宫前的封地

  祝太傅做过晋州刺史,在此设官学、立私熟,开教化、去陋习,先太子也革减负税,退减田租,颇得民意,晋州子民都受过恩恩,二人在此地颇受尊崇,威望很高。

  当年东宫一案,晋州民愤最大,离京畿又近,险些压不下去,多少读书人,妇儒老少联名上书,请上头网开一面,奏大理寺重启翻案。

  先太傅,三朝帝师,便是如今,朝堂上也不少晋系官员,如今的晋州刺史陈束也曾是太傅的门生,只因当时下放边地历练,才免受牵连,加上人颇实gān,又被吏部提拔回来。

  祝知宜不但与他相熟,与晋州派系的官员都多少有过jiāo情,名满天下的“天降紫微星”在晋系读书人中名望很高。

  祝知宜不算很了解梁徽,但设身处地,若他是梁徽他也急,朝堂上本来就残存着不少旧东宫的顾固势力。

  先太子先太傅的簇拥死士野火烧不尽,若是祝知宜再暗中私联,勾结地方官员,那必是chūn风chuī又生。

  梁徽不可能让祝知宜在晋州这敏感之地单独久留,名为接驾,实为监视。乔一恍然,不知其中竟还有这许多曲曲绕绕,可一转念,又觉是祝知宜思虑太重:“公子,会不会是……您想得多了?”他看下午皇上守在chuáng边那神情不似作伪,彼时又没有旁的人,

  他演戏给谁看呢?

  “我想得多了?”祝知宜失笑,摇摇头,和梁徽这种人打jiāo道,想得再多也是不够周全缜密的。

  旁人都以为帝王仁厚,温润君子,只有他最知道平静澄澈的湖面下是如何深流暗涌、惊涛骇làng。

  他绝不相信这帝位如传闻那般是梁徽捡漏捡来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