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二章 关逸轩……一世人杰啊!_乱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不必说了;而西本愿寺内部,必将因之发生巨大的混乱和分裂——

  上层的,必然深怨明如“倒行逆施”,使本门失去了“正传”的地位,或者离心离德,或者如前所述,起而“清理门户”;下层的——都是愚夫愚妇,哪里晓得什么精微大义?见到一顶“正传”的帽子,还不趋之若鹜,争先恐后的往自己头上戴?

  就是说,一定会发生“出走潮”——由西支出走东支。

  反正,都是“一向宗”,教义都一样,这个“改宗”,心理上并不存在任何障碍的!

  明如受到的压力,将倍于被指斥“挟制乃父”、“不孝不义”!

  如是,他自顾不暇,还扯什么“一揆”、“二揆”?

  唉!对头的每一拳、每一脚,怎么……都招呼在俺们的要害上呢?

  是真的疼啊!

  他娘的!

  大久保利通感慨:晓得关逸轩一世人杰,可是,其手段,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啊!

  事实上,就算没有这道诏书,明如的“一揆”,推进的也颇不顺当。

  西本愿寺的信众中,不少加入了“青黄小额放贷专案”,申请“青黄小额贷款”,有的已经拿到了钱,有的则正在审批之中,这个节骨眼儿上,您叫俺们去“一揆”?

  再者说了,这个“青黄小额贷款”,又不是高利贷,人家的利息,十分之克己呢!

  这个,呃,好像有哪儿不大对劲儿吧……

  见信众们狐疑不定,有西本愿寺的“法使”便这样鼓动:“‘一揆’成功了,这个贷款,就不必还了!——你们看,多好!”

  啊?

  “青黄小额放贷专案”属于“官督商办”,信众们拿到手的钱,并不是幕府的钱,而是“庆记”的钱——在日本,还从没听说,小老百姓欠大商人的钱,竟可以不还的?

  您以为俺们是萨摩藩的家老啊?

  就算是萨摩藩的家老——账是替主公赖下了,可他自己个儿,到头来,不还是要“自尽以谢”?

  “一揆”啥的……迟一点儿再说,好不好呢?

  呃……

  大久保利通不能不承认:眼下的日本,虽然“遍地干柴”,然而,却非“一点便着”,更没那么容易形成燎原之势,因为,一连下了好几场“雨”,将“干柴”浸湿了。

  “青黄小额放贷专案”是其中之一;除此之外,还另有几场“雨”:

  日本应还中、美之兵费,暂不支付,顺延一年——因为不用还兵费,今年幕府就没有“加赋”,老百姓就可以喘一口气儿。

  中国帮幕府从安南进口了一大批大米,整顿米市——米价降了下来,小民勉强能够喝口米粥了,虽然还算不上真正“吃饱”,可是,好歹饿不死了。

  大米是最紧要的民生物资,米价降了,其余紧要民生物资,如棉、茶者,也连带着多多少少的降了一些,于是,虽然也还算不上真正“穿暖”,可也冻不死了。

  另外,多多少少,也喝的起一点子茶了。

  就是说,这个日子,无论如何,是比去年过的去了。

  在这个点儿上起事,时机实在不能算好!

  可是,过了这个村,就没有这个店了——如果不在此时起事,就无所谓时机好坏了——根本就没有“时机”可言了!

  只有此时,中国忙于对法作战,无暇东顾,才是唯一的起事的时机。

  可是,中国真的“无暇东顾”吗?

  西本愿寺的活计不利落,还不是最大的问题,反正,大久保利通原本也只拿明如上人打个前站,做个萨摩藩出兵倒幕的由头;他真正想不到的,是在日本的事情上,英国人居然和中国人做成了一路!

  :。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